点击下载:曾仕强讲易经第1集 百度网盘下载
曾仕强教授在《易经》讲解的第1集中,主要围绕《易经》的起源、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展开。以下是第1集的核心内容总结:
1. 《易经》是群经之首,更是群经之始
《易经》不仅是五经或六经之首,更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,诸子百家的开端。它涵盖宇宙人生的密码,是一切学问的根基。
曾仕强强调,《易经》并非仅仅是占卜之书,而是解开宇宙运行规律和人生智慧的宝典。
2. 《易经》的形成:集体智慧的结晶
《易经》的创作历经“三圣三古”:
伏羲(上古):创立八卦,奠定《易经》基础。
周文王与周公(中古):演化为六十四卦,并撰写卦爻辞。
孔子(近古):作《十翼》(《易传》),使《易经》从占卜转向哲学与道德。
3. 《易经》的核心:阴阳哲学
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阴阳,如白天(阳)与黑夜(阴)、天(阳)与地(阴)。
阴阳并非绝对对立,而是相互依存、动态转化的关系,如手心(阳)与手背(阴)、大拇指(阳)与其他四指(阴)。
曾仕强举例说明,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阴阳影响,如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”体现了阴阳的辩证统一。
4. 《易经》的实用性:指导人生决策
孔子解开了《易经》的密码,但后人大多仅用于“小用”(如占卜),而未能真正领悟其“大用”(如修身治国)。
曾仕强指出,学习《易经》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哲学内涵,而非迷信预测,真正的智慧在于“持经达变”,即掌握根本原则,灵活应对变化。
5. 《易经》的现代意义
曾仕强强调,《易经》的智慧适用于现代生活,如企业管理、家庭关系、个人修养等。例如:
管理智慧:领导者应“道法自然”,顺应规律而非强行控制。
家庭和谐:家人卦(风火家人)强调“家和万事兴”,家教与家风至关重要。
曾仕强在第1集中奠定了《易经》的学习基调:它不仅是古老的经典,更是动态的智慧体系,强调阴阳平衡、持经达变。学习《易经》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哲学思想,并应用于现实生活,而非仅仅用于占卜预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