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下载:曾仕强讲易经第4集 百度网盘下载
曾仕强《易经的智慧》第4集:以人为本
在第4集中,曾仕强教授深入探讨了《易经》的核心思想——“以人为本”,强调中华文化的根本在于“人本”思想,并解析了河图洛书、阴阳变化与人生智慧的关系。以下是本集的核心内容总结:
1. 河图洛书:先天与后天的智慧
河图(先天):象征宇宙的本源规律,数字排列体现“阳顺阴逆”的法则。
天数(1、3、5、7、9):1(水)、3(木)不变,7、9可变,代表稳定的自然规律13。
地数(2、4、6、8):全部可变,象征大地的包容与变化1。
洛书(后天):体现动态变化,数字排列形成“四象”(少阳、老阳、少阴、老阴),揭示阴阳互含的规律13。
核心启示:
“体用合一”:河图是“体”(根本),洛书是“用”(应用),二者不可分割。
顺逆并存: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,如白天(阳)与黑夜(阴)交替,人生亦需刚柔并济13。
2. 数字的哲学:1、3、5的关键意义
1(水):万物之源,“天一生水”,象征生命的初始13。
3(木):太阳之位,“天三生木”,代表生长与希望。
“木本水源”:木依赖水土,象征人不能忘本,要“饮水思源”17。
5(土):代表“中”,即“中庸之道”,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13。
“中”不是固定标准,而是“合理”: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调整,避免极端17。
3. 中华文化的“人本”思想
“人”是宇宙的中心:
吉凶祸福因人而见,无人则无吉凶概念17。
科学、哲学、伦理皆以人为本,而非盲目崇拜神灵17。
“合理”的标准:
“无三不成理”:合天理、合人理、合地理,三者平衡才是真正的合理17。
“中庸之道”:既非绝对服从,也非极端反抗,而是动态调整17。
4. 人生智慧:持经达变,事缓则圆
《易经》不是命定论:
命运可改变,品德修养能转化命运(如“命不好,修德可改”)17。
决策原则:
“事缓则圆”:遇事不急于反应,先观察、思考、试探,再做决定17。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:既要为自己活,也要为他人活,找到平衡点17。
5. 现代应用:管理、教育与个人成长
管理智慧:
领导者应“持经达变”,既有原则,又能灵活调整17。
教育启示:
不应标准化教育,而应尊重个体差异(“大同小异”)17。
个人修养:
品德是根本,如“木有本,水有源,人要有德”17。
第4集的核心思想是:《易经》的智慧最终回归到“人”,强调中华文化的“人本”哲学——人应修德、持中、应变,而非迷信命运或固守教条。曾仕强教授通过河图洛书、数字哲学与生活案例,揭示《易经》不仅是古老经典,更是指导现代人生的动态智